立方四位合伙人受邀出席第十七届知识产权会议

2025-07-30

2025年7月25至26日,第十七届知识产权会议在中国香港圆满落幕。本次会议由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学院、CLINDS、Kinect Law、IIAI和AIIPS联合主办,立方律师事务所作为支持机构之一,与各方携手围绕“AI:突破认知疆界”展开探讨。全球知识产权专家学者与实务精英齐聚一堂,共议人工智能时代的最新议题与走向,立方合伙人郑曦林、薛颖、张焱、邓尧等四位律师亦应邀出席。

1754273803480835.jpg

1754273803387959.jpg

郑曦林  全球人工智能投资的现状以及中美之间不断演变的竞争格局

郑曦林律师的发言围绕四大维度展开:其一,纵览全球资本流向,解析 AI 投资的行业分布及公私部门角色分工;其二,前瞻技术迭代与监管演进,聚焦生成式 AI、边缘计算及政策变量对投资逻辑的重塑;其三,剖析中美在研发、人才、专利与标准制定上的多维博弈及其对全球经济的系统性影响;其四,分析深度变革时代下各类市场主体的机遇与战略抉择。

1754273803432828.jpg

薛颖  数据管辖权之国际竞争:中国、欧盟与美国

薛颖博士梳理了中国、美国、欧盟对AI监管的法律框架和竞争态势,并以Deepseek和Tiktok在欧盟的调查案为例,分析了大国博弈背景下中国AI企业出海的合规挑战和应对。

1754273802558810.jpg

张焱  人工智能浪潮下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与应对

张焱律师结合中国法院新近裁判案例,系统阐释了AIGC 取得著作权保护的路径、侵权与犯罪的构成,并就 AI 模型结构及参数的多元保护策略、人工智能在知识产权维权中的实务落地场景等前沿议题作了深度分享。

1754273898235201.jpg

邓尧  参加圆桌会议与问答环节

邓尧律师分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AI的挑战和机遇。他特别强调AI时代,那些“活”在民间的传统知识显得更加宝贵和稀缺。AI再强大,也无法收集到尚没有文献资料、也没有进入互联网,至今散落在民间的知识。因此,致力于田野调查的学者,在AI时代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和竞争力。

立方在知识产权、投资并购、数据监管等领域均具有丰富的实务经验,我们的服务团队坚持客户为本、诚信敬业、务实高效、专业至上的理念,本着对中国法律及经济发展的深入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对客户需求的准确把握,为客户提供高水准的法律服务和争端解决方案。展望未来,立方将继续持续深耕知识产权、数据监管与合规、投融资等领域,并在其与AI的交叉范围内持续探索,赋能行业创新,为解决企业面临的复杂法律问题提供更准确、更高效的智慧和方案。

相关人士

专业领域